时间:2017年8月5日 地点:南汇嘴 背景:结合河道整治,保护大海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一学一做”精神,响应上海市政府河道整治号召,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同学们利用暑期,在校团委唐辰炜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南汇嘴开展了海洋垃圾科研监测活动。由于我校地处金山海边,类似的活动在暑期之前也同样开展过,同学们胸怀环保理念,心系“工业”精神,非常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意义非凡的暑期活动。
今年的暑期高温几乎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整个假期,但8月5号当天大家渴望已久的大暴雨终于来了,天气一下子变凉爽,但却成了室外志愿者活动——海洋垃圾科研监测的巨大障碍。当我们到达培训室时,已经有很多志愿者也都来了。小小的房间里坐满了准备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在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各志愿者讲解了海洋垃圾对环境、动物以及人类的危害,介绍了海洋垃圾的来源以及各类垃圾占比,解释了ICC卡的分类和科研监测划分断面的方式,并展示了监测过程中所需使用的物资。来自华师大的彭谷雨博士也为前往南汇嘴的志愿者进行了微塑料的培训。随后,志愿者们被分为三批,乘坐大巴分别前往相应监测点。
在车上,校团委唐辰炜老师强调了海边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活动前一天,唐老师让我们自己查找资料,寻找海洋垃圾的来源以及会造成哪些危害。小组每个同学都查找了很多文字与图片,在前往南汇的路上进行了分享。第一,就是环境的影响。第二,对经济会产生巨大影响。海洋垃圾会堵塞、损坏渔网、鱼线、鱼钩,渔民被迫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修缮渔具,甚至去更远的捕鱼点;塑料袋、废弃渔网等海洋垃圾会缠绕住船柁和螺旋桨,严重时会烧毁水泵,造成事故。第三,对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海洋中生活着许多动物,一些垃圾或被海洋动物吃进体内或缠住它们,导致无法正常活动甚至死亡。
大巴刚到南汇嘴的时候飘起了小雨,大家说,宣誓保护海洋的声音把雨点赶走吧。奇迹真出现了,宣誓后一会儿就不再下了,活动正常进行。之后,工作人员进行了区域划分,5米监测20米间隔相互交替,每个小组就需要负责拾起这5米范围内的垃圾,并进行分类,最后通过称重进行比赛。南汇嘴很多是烧烤的垃圾,多处烧烤的痕迹和各种食品包装,还有各种塑料泡沫和烟蒂。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志愿者们都十分认真的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捡拾,分类,采集工作,我和我的组员也带着几大包垃圾满载而归。最后我们将捡拾的垃圾倒入垃圾车,工作人员回收了各组的垃圾袋、劳防手套、ICC卡、电子秤等物资,看着满满几袋垃圾,成就感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通过比拼,我们虽然未能取得总重量第一名,但是因为把所有垃圾分类的特别细致,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之后志愿者们协助彭博士进行了微塑料的科研取样,从从潮间带到潮下带的海底垃圾取回了4块泥沙样本,帮助彭博士回去后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国家海洋科研事业。
科研监测活动进入尾声,大家原本认为大海很大,认为随手一抛不会给海洋环境造成伤害,但是通过活动他们发现聚少成多是那么可怕。本次活动寓教于乐,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提升了保护水资源环保理念与保护海洋生态的环保意识。保护海洋环境是一项非常艰巨和持久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这次活动,每位学生都收获颇丰。队长唐逸晟说道“一个人的一辈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时间拿出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人生将更加美好。”他的收获是为保护海洋出了一份微薄的力量,但这份力量积少成多后还大海一片蔚蓝。
志愿者没有报酬,没有掌声,没有花环,有的只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队员顾伟杰感言,他没有想到海滩退潮后有那么多垃圾,大多数的垃圾被海水冲到了岩石缝中、沟涧中,清理十分困难。这次捡垃圾的活动,身体上虽然很疲惫,但在精神上却是很享受的,为环保事业做出一份贡献。环保志愿者活动,不仅让自己增强了的环保意识,更为未来宣传提供了切身的经验,保护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队员徐伟豪深深地意识到了这次活动并不是捡垃圾而是要让环保理念牢记心里,再把这种志愿者精神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把环境保护这件事情好好的传播下去。他还学到了如何团队协作、如何分配任务才能快速完成任务。只要坚持做海洋保护这件事情,我们的海洋环境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