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和使命 继续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机电支部党性教育心得

作者:傅建新 陈文博 俞婕创建部门:机电办公室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2-25浏览次数:67

  12月初,在校党委的精心组织筹备下,机电科支部委员及党员代表、民主党派人士参加“沂蒙精神党性培训”。参加人员经过了参观学习、讲座学习、小组讨论等多个环节,深深被沂蒙人民和沂蒙精神感动着感染着。

  第一天,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和参加“沂蒙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讲座学习。沂蒙革命纪念馆以“沂蒙精神”核心思想为陈展主线,在一个个感人的沂蒙革命故事中,大家接受着党性的洗礼,如血战大青山、渊子崖村自卫战、沂蒙母亲王换于、红嫂明德英、红嫂李凤兰的故事,让大家感慨沂蒙人民与党员荣辱与共,团结一心的精神深入到人民心中。在华东烈士陵园中,面对一位位烈士墓和塔,听着每一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大家含着眼泪在革命烈士纪念堂上再次重温入党誓词,并致以深深的鞠躬礼!

  第二天,我们学习参观的是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纪念碑,更进一步地体悟新中国成立战争中,沂蒙精神对我党我军的重要作用。第三天,主要活动是参观华东野战军纪念馆,纪念馆建筑宏伟,馆内陈列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形象,生动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建立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志在反映其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缅怀革命先烈,牢记光荣传统,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斗。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党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喋血苦战,用生命包围人民利益。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维护、支持党和人民军队。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群众为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当时的沂蒙人民,在面对任何具有生命危险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的参军拥前,更何况是当前面对沂蒙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人民更不会后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正是这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

  开拓奋进,是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沂蒙精神和其他革命老区精神相比,更多体现了山东沂蒙老区人民的主题价值和主人翁意识,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创作主题是党中央和人民军队,由此可见,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群众”二字。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得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地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艰苦创业”,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艰苦创业”展现了沂蒙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隐忍负重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磨炼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用生命和鲜血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义无反顾的跟着党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沂南人民“用小推车把革命退过了长江”,“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同时也表明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如果说,井冈山精神的特质是敢闯新路、延安精神的特质是自理更生、西柏坡精神的特质是谦虚谨慎、太行精神的特质是敢于胜利,那么,沂蒙精神的特质则是无私奉献。

  一路走来,一直被过去那些老前辈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沂蒙精神感动着,震撼着,也一直在思考着,感悟着。在烈士墓前,我在心中默念入党誓词的时候,内心不由庄重起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会认认真真反思过自己,时时刻刻用心来践行过党旗前的庄严承诺。